北京写字楼

北京写字楼

不只是万达,方兴、世茂、新城、宝龙、龙湖、嘉凯城……几乎所有的商业地产开发商都在开发电商平台。其中大部分企业都根据其商场的辐射半径做起了电商销售。很多开发商认为自己的物流成本和快递速度,比传统电商更有优势。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自建电商平台

早在万达携手百度、腾讯组建“腾百万”电商团队之前,很多商业地产开发商就已纷纷自建电商平台。去年底,嘉凯城商业地产管理公司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展示了一款正在测试的微信服务号软件,通过微信服务号,客户可以购买各种商品,同时预约餐饮和其他各类体验消费。今年10月,嘉凯城在店口的首个城市客厅正式亮相时,其O2O应用已经开发成熟,不仅可通过O2O从线下为城市客厅吸引人流,还能借助电商平台辐射周围半小时车程的所有居民。

几乎同时,宝龙地产也在福建等地通过电商销售商品,并导入线上人流,成功实现了商品销售和人流量的增长。新城地产除了发展电商平台,还建立了大数据管理系统。据新城控股副总裁张振介绍,大数据管理系统可帮助他们有效地筛选消费者,并结合消费习惯,重点向“大客户”会员推送促销信息,增加对他们的直接销售。

而正在研发中的世茂新一代的购物中心——MiniMalll,被寄望成为促销利器,世茂的设想是以最少的零售面积来销售最多的商品,而电商就是零售商店的一个延伸“样板区”,通过网路平台,消费者可以了解到专卖店内看不到的更多商品,并从商场的仓库提货试穿、试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

上述各大开发商筹建的同时兼顾商业地产和电商优势的商业模式,看上去似乎比只有线上销售功能的传统电商更具优势,但现实情况呢?

短期难独立盈利

卫民不动产智库负责人蔡卫民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即使商业地产的电商平台和传统电商做得完全一样,体验感完全相同,其吸引力也不能和后者相提并论。原因很简单,商业地产只针对自己的租户,而传统电商针对的是全社会的所有零售商。由于传统电商的商品供货更全,数量更庞大,特别是在物流成本上,相对商业地产自建的电商优势十分明显。

万擎咨询CEO鲁正旺认为,开发商在社区O2O领域占有优势,可以通过物业缴费等系统,建立一个面向业主消费的生活平台。但是而对阿里等传统电商巨头,商业地产的电商平台的劣势明显。

也就是说,商业地产开发商的电商项目更多的是为商场导入客流,以提升商场的租金效益,这就需要各家地产商通过增加体验业态比重,挖空心思引入有吸引力的人气项目来吸引消费者。以金茂的丽江项目为例,以餐饮、精品零售和休闲服务为主,除了汇集国内各大特色菜系,还囊括了日韩料理、西班牙菜等众多异域特色,同时还有丽江最传统的手工艺展示。此外,还提供了模拟飞机驾驶等体验项目。

同样,世茂也计划在未来的MiniMall里引入一些只有几百平方米的小型乐园,以及可能只有几十个座位的迷你影院,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体验。

但体验经济同样面临来自传统电商的冲击。龙湖地产品牌总监许桐珲表示,目前包括大众点评网在内的O2O平台也有在线支付功能,给传统商业地产的租金+抽成模式带来挑战。从整个商业地产的发展趋势看,未来商业地产模式的变革会是多维度的,有开发商提出完全变身为在线支付平台,也有开发商选择了有更高租金支付能力的体验业态进入商场。

无论如何,目前商业地产的电商平台,更多是房企面向品牌租户的一种增值服务,还很难指望其能够单独为开发商创造经济效益。但对开发商来说,商业地产的电商平台,却是房地产嫁接互联网思维最重要的试验田,假以时日,商业地产或许会探索出一个更加符合房地产发展规律的电商新模式。

在央行松绑信贷、降息等一系列政策的刺激下,房地产市场终于结束了近一年的“寒冬”,尤其是一线城市,楼市成交量恢复迅速,房价也开始重新步入上升通道。不过,年末的这轮翘尾行情显然不足以“挽救”全年惨淡的成交数据。楼市依然想说涨价不容易。

根据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9日,北京新建商品房住宅合计签约57995套,其中13958套为自住房等带有保障房性质的商品房,剔除这部分后,北京实际网签的纯商品房只有4.4万套,预计全年为4.6万套。同时,截至上述时间点,北京二手房住宅网签套数为94048套,预计全年成交量在10.2万套左右,同比下滑37.3%。

而在全年仅剩20天的情况下,北京今年新房和二手房的成交量很难再产生大的变化,这也使得上述两组数据双双创下近6年来的新低。实际上,这也是自2008年下半年有全面网签数据以来,历年最低的成交量。

“2014年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是个调整年,北京二手房成交量明显降温,特别是上半年,房价下调的速度非常快,甚至超过了此前市场的预料。而在实际市场交易中,大部分购房者都会发现,市场在售的二手房房源均价相比年初最高点,跌幅已近超过15%,部分房源甚至超过20%”。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相比二手房,随着年末信贷政策的松绑,北京整体新房市场将逐渐走出低迷,但因为新房价格与二手房相比已不具备优势,北京新建住宅预计走出低迷的时间将较长”。

同时,有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北京出让的土地中,自住房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其入市时间并不由开发商掌握,而自住房挤占了商品房的供应量,加之年末北京自住房主管单位调整,使得大量自住房无法在今年入市,也拉低了整个楼市的成交量。

此外,虽然成交量创下数年来新低,但北京的新房均价却仍刷新了历史高点。目前来看,北京新房的成交均价为25292元/平方米,较去年微涨7.58%;二手房的成交均价则在2.9万元/平方米左右。

而不少开发商在看到楼市复苏后,虽然没有明确表示将提价销售,但也承认将根据市场情况重新确定楼盘销售价格。业内人士也指出,北京历来不缺需求,楼市一旦回暖趋势确立,除了部分库存压力较大的房企外,其他房企将逐步取消现有的一些优惠措施。

据说房地产和股市的行情总是有着惊人的一致,记得07年年末那个房地产的疯狂的一年,股市也是全线飘红的时候,而08年金融危机,房地产全线告急的时候,股票也绿的发青,而刚过了08年的09年上半年,在房地产市场被四万亿刺激的打了鸡血一样火起来的时候,股票市场也是一样的让有些人挣了不少银子,而就在刚刚降准降息,房贷新政放宽的今年年末,股票市场也似乎正在经历着一轮大牛市,据有关报道12月3日,股民在上海(楼盘)市金山区一证券公司股票交易大厅关注股市行情。当日,沪深两市宽幅震荡,截至收盘沪指报2779.53点,涨15.98点,涨幅0.58%,成交5297.77亿元,深成指报9643.92点,涨276.98点,涨幅2.96%,成交3850.84亿元,两市成交量超过9000亿元。新华社发(庄毅摄)

A股飙涨扰乱“买房族”心绪:买股还是买房,这是一个问题?

央行降息以来行情飙涨的A股市场疯狂还在继续。在指数不断突破重要点位、成交额屡创全球单日成交纪录之时,曾经“伤透”股民的A股又重新赢回了人们的信心,但这也令不少终于迎来楼市利好、刚刚下定决心买房的人们无比纠结:买股,还是买房,手里有钱又该如何“任性”?

A股飙涨“霸气不解释” 全民炒股“风潮再起”--房地产何去何从

5日沪深两市开盘不久即迎来“大震荡”,振幅一度超5%。正当人们怀疑这轮牛市“是时候进行阶段性回调”时,两市很快在金融股等大蓝筹带领下强势反弹,沪指不仅成功站稳2900点,两市成交额更突破万亿元大关,刷新了2天前刚创下9000亿元的全球股市单日成交纪录。

这也正是央行降息后A股的真实写照——“锐不可当”。当无数机构都在冥思苦想A股持续汹涌的天量资金从何而来、超级大盘股何以上演“大象起舞”,甚至抛出“技术面上无法解释”的尴尬结论时,A股却以不可思议的能量持续保持“火力全开”。

“短期来看,央行降息降低了企业和投资者资金成本,的确是大利好,而中国经济持续转型升级,以及货币政策改革释放的流动性也构成了中长期激发股市的持续动能,但A股近期这轮涨势确实‘太疯狂了’。”浙江大学资本市场与会计研究中心主任姚铮说,只能说中国股市从来就“不差钱”、缺的只是信心,现在市场的信心强势回归了。

对股民而言,A股为何涨不重要,能持续飙涨就够了,近期的大牛市让越来越多人“重投股海”。据统计,A股新增开户数已连续7周突破20万,上一周更达37万户,当周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有2027万户,更有超3万“休眠账户”重新激活。“和家人发过誓‘不再碰股票’,可这波上涨太疯狂,许多‘老战友’都赚翻了,谁愿意错过这样的行情?”杭州(楼盘)股民陈立说,他上周重新开始操作,“站岗”好多年的不少蓝筹股目前都“涨势喜人”,连他“在6000点深套”的老妈最近也“跃跃欲试”了。有券商员工表示,近期来咨询重启账户和找回密码的股民多了许多,冷清多年的交易大厅里看盘的股民也重新热闹起来。

而作为从事了房地产行业许多年的一线人士来说,笔者认为,股票不管曾经到过六千点还是五千点,但是,最后都无一例外的有两千点的割肉断骨头的价格,而房地产呢,似乎在经历了千山万水之后,还是没有跌下来,所以,纠结于买房或者买股票的投资者,是不是会找到问题的答案呢?

根据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数据,截止到目前,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住宅地块的卖地金额高达3275亿,这一数据不仅超过了去年全年的交易记录,也历史上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并有望突破3500亿。

从楼面地价来看,一线城市成交的203宗住宅土地平均楼面价高达11781元/平方米,同比2013年的7571元/平方米上涨55.6%。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亦多方调查获悉,和一线城市的全年将创新高相比,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较为惨淡,低溢价成交为常态。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监测,全国300个城市中三四线称11月的土地仅土地出让金为269亿元,环比减少51%,同比减少79%。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任志强介绍,从全国的地价来看,一线城市地价处于一个快速上涨的过程,二、三、四线城市的地价仍处于下降的趋势。

谈及一线城市土地市场的量价齐增,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表示,在楼市分化格局下,受产业、资源、人口导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开发商都纷纷撤离三四线城市而回归至一线城市。

楼市供求仍需两年恢复

根据往年的经验来看,土地市场供应的小年,即是次年楼市成交的大年。受房地产市场下行的影响,2014年的土地市场并不乐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前9个月,土地购置面积增速持续为负,且在10月才由负转正,同比增长1.2%。

在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看来,这一规律并不会如实反映在2015年的楼市上。秦虹介绍,截止到今年10月,商品房销售占到正在施工的商品房面积的比例是历史最低的,不到10%,最高点的时候是16%,这也意味着在建房屋中90%未卖出去。在秦虹看来,商品房的供应量很大,卖得少,建得多,全国总的供求关系还是处于偏松、部分过剩的状态,这也意味着,即使出台有利于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政策,市场的恢复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秦虹测算,截止到6月份,算全国的供求关系,大概需要两年才可以恢复正常。

各地推地积极性大增

值得一提的是,临近年底,各地的推地积极性大增。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在过去的11月迎来土地市场的供需两旺,也在12月加大推地力度。

根据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资料, 12月北京将继续推出6宗土地挂牌出让,光是起始价就达到了近140亿元。与此同时,上海12月份将推出34幅经营性用地(剔除工业用地及动迁安置房),合计出让面积123.32万平方米,起始总价达到177.9亿。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监测,12月首周(12月1日-7日),40个主要城市土地推出量环比增加77%。三四线城市也不例外,以济南为例,12月首周,济南市国土局分2批推出22宗国有商住建设用地,总面积达2048亩,力度之大,十分罕见。

长沙12月也有18宗土地挂牌截止,土地总出让面积为1626121.85平方米,环比上涨673%;挂牌出让的起始价达47.92亿元,环比上涨164%。“一方面在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楼市新政出台后,楼市趋稳,房企拿地的积极性增加,地方政府也希望抓此窗口推地。”张大伟介绍,另一方面,和上市房企赶跑年度销售任务一样,地方政府年底前推地也有完成供地任务的要求。

不过,这也存在一定的矛盾,“从分类调控和稳定市场的角度,库存量大的地方要减少供地,去库存。”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如是介绍。中房协名誉副会长朱中一也表示,年底至明年的一个重要时期,楼市的一个重要方向即是消化和盘活存量,以稳定市场。

在解释当前楼市存在的差异化过剩时,秦虹称,和2010年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的推波助澜有很大的关系。“2010年之后,地方政府上了很多基础设施的项目,需要大笔资金,房价贵的地方,卖高价地,地价低的地方,多卖地,提高容积率,多收资金。土地供应大幅度的增加,容积率大幅增高,如此也导致供给量在2010年后出现了快速增长的状态。”

严跃进认为,虽然商品房销售在一系列新政下相比前三季度有所恢复,但供应量也在同步恢复,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去库存的周期。

“当然,从地方的角度说,土地作为重要的财政来源,一旦减少供应和成交,地方的财政收入也骤降,并将直接影响地方的工程和债务情况。”严跃进认为,长期来看,应该抓紧推进诸如房地产税改革等楼市调控的长效机制。

“之前上海、重庆试点的房产税扩围方案目前确实已停止。”一位接近国家税务总局的人士日前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现在的重点是加快房地产税立法,总的原则由全国人大简明扼要设计好立法框架,具体则由省级政府根据各地的情况自主选择实施。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备受瞩目的房地产税立法工作,目前还处于调研阶段,并未完全启动。具体是由全国人大相关部门牵头,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法制办等参与。

"房产税"是指向房产保有环节征税。现行的《房产税暂行条例》是1986年由国务院发布的,该条例对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只对经营性房产征税。2011年,上海和重庆试点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2013年"国五条"提出,要继续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随后传出杭州、广州、深圳等可能纳入试点范围,但最后房产税扩围杳无音信。2014年两会上明确要做好房地产税立法工作。

而所谓"房地产税",是指有关房地产的税收,包括开发、流通、保有环节,如房企营业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契税等。房产税和房地产税虽一字之差,但含义完全不同。此前市场有说法认为,上海、重庆的房产税试点不够成功,所以房产税试点扩围被取消。但接受记者采访的上述税务总局人士表示,不能以成功或失败来评价上海、重庆的试点情况。因为作为试点,本来就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没有这两个试点取得的经验教训,就没有之后关于加快房地产税立法的提法。这两个地方的试点本身属于尝试和进一步路径选择的基础。

在业内人士看来,抛弃房产税而转向房地产税立法,主要原因是未来要将房地产税作为地方的主要税种,是税制改革的重要环节,体现中央推动改革的决心和力度。日前,广东省出台的《广东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率先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总体方案》称,将使房地产税等财产行为税成为县(市)级主体税种。

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贾康曾表示,从具体时间表来看,2015年房地产税应该进入立法程序,如果2016年能够完成立法,2017年将正式依法全面实施。

楼市利好政策频频出台,但是,想要激活楼市不容易,北京楼市库存依然很高,据悉,北京楼市库存持续上升。亚豪机构根据北京住建委数据统计,截至12月7日,北京可售商品住宅总量再次突破9万套,达到9.3万套,创下32个月新高。

区域库存攀高,去化存难题

自9·30新政出台已有2个月,其间央行降息、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纷纷被视作楼市的“救兵”。但最新数据显示,北京楼市依旧处于胶着状态。

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7日,北京可售商品住宅总量再次突破9万套,达到9.3万套,创下32个月新高。上次北京库存达到9.1万套以上,是在2012年3月。业内人士介绍,在今年春节后,这一数字仅为5.5万套,库存量的持续攀升也显示出楼市的僵持局面。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介绍,当前北京楼市库存主要集中在郊区新城,近段时间入市的楼盘同样是以昌平、房山,通州等新城板块为主,同一个区域多个楼盘同时推盘,再加上区域内前期并未消化的库存,造成在售项目销售压力巨大,区域库存有所攀高。

亚豪机构数据也显示,11月六环以外供应量比成交量多出4096套,当前六环以外的库存增量位居各环线区间之首。

楼市销售出现震荡,新项目增多

眼下众多楼盘都在借着优惠促销加速去化,但市场的成交情况仍呈现阶段性震荡。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上周(12.01-12.07)北京商品住宅累计成交1752套,成交面积达19.13万平米,环比前一周分别下降45%和46%,创下8周以来的新低值。

此前11月份,北京楼市网签量刚创下今年以来新高。据北京市住建委数据,11月北京新建住宅网签12279套,二手房网签11180套。

“虽然房企在年末加大促销跑量,但对于购房者来说,面对实际仍在高位运行的房价,大量购房者由于支付能力不足而选择观望,部分有能力的购房者又因市场前景不明晰而不愿出手。当前,开发商和购房者的博弈状态,是上周楼市成交环比下跌近半的重要原因。”郭毅指出。

同时,有业内人士表示,网签数据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目前网签成交量的回落实际反映出,新政对楼市的刺激从11月起已开始弱化。现阶段楼市处于买卖双方的僵持阶段,特别是刚需人群,对性价比要求较高。房企在控制项目价格同时,更要通过提升品质来聚拢人气。

■ 市场

上周新增供应环比涨近5倍,上周(12.01-12.07),位于丰台区的6个纯商品房项目相继开盘。此外,两个自住房项目也分别在上周开始选房。据亚豪机构统计,上述8个项目累计新增供应1936套,环比大涨近5倍。这其中,户型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房源累计供应了1437套,占供应总量的75%。可以说,中小户型成为了本月开月以来的供应主力。

据了解,为吸引刚需购房者,上周开盘的6个纯商品房项目中,万科公园里、海航国兴城、西长安壹号(资料、团购、论坛)均推出单套总价低于150万元,甚至是100万元以内的房型。此外,多项目均有大额优惠抵扣,优惠最多的首开国风美唐最高可减26万元。

郭毅表示,小幅下降的房贷利率折扣降低了刚需的购房成本,提升了对价格最为敏感的刚需族的入市积极性。开发商借助政策利好,加大小户型甚至微小户型的供应量,控制单套总价以贴近刚需购房者需求,同时辅以较大幅度的优惠让利,促进项目去化。

静安中心,515平遗留装修成熟商圈写字楼出租

静安中心,闹中取静,640平米,成熟商圈写字楼出租,静安中心与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及皇家大饭店相毗邻,交通极尽便利,距首都机场仅18分钟路程,北京静安中心于1997年投入使用,为5A型智能化甲级写字楼,总建筑面积近10.8万平方米,其中写字楼9.18万平方米,配套1.6万平方米。楼内商务、康健设施齐全,如银行、商务中心、停车场、游泳池、保龄球馆、健身房、台球室、美容中心等。

静安中心可出租项目为515平米,640平米,租赁报价8元含物业中央空调发票。

在楼市年末回暖之下,部分房企或依然完不成年度销售目标,据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7日,已公布11月销售业绩的上市企业有21家。其中,6家完成年度销售目标的90%以上,剩余17家公司恐怕已难以完成今年的销售目标任务,完不成任务的公司占比可能高达七成。

业内人士认为,“9·30”房贷新政后,房企销售明显好转,但大部分企业依然面临巨大的去库存压力。这种情况下,短期内特别是12月,房企依然将采取以价换量的策略去库存。当然,2014年下半年楼市将好于上半年,四季度将好于三季度。

七成房企或完不成年度销售目标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7日,已公布11月销售业绩的上市企业21家。其中6家完成年度销售目标的90%以上。恒大、绿城等房企已经提前完成年度任务,万科、富力、融创、越秀等完成率超过九成,剩余17家公司可能难以完成今年的销售任务,完不成任务的公司占比或达七成。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虽然大部分企业在“9·30”之后的销售明显好转,恒大等企业表现优于市场,但大部分企业距离年初制定的销售目标依然差距很大。完成年度任务不足九成的企业,在最后一个月冲击完成的难度都很大。Wind数据显示,沪深A股142家上市房企三季度库存额达2.31万亿元,环比增长5%,同比增长21.5%。从绝对库存总额看,“招保万金”依然库存量最大,分别达到3512亿元、2750亿元、943.5亿元和862亿元,合计达8068亿元,占全市场的35%。首开股份、华夏幸福、金科股份、金融街、中南建设、荣盛发展六家企业的库存总额在500亿元以上。

“大部分企业的库存积压严重,这种情况下,短期内特别是12月,房企将依然是以价换量的策略来积极去库存。”张大伟表示。此外,从11月单月业绩看,相比10月大部分企业有所回落,放松限购及放松限贷的政策红利在11月有所回落。

四季度销售总体回暖

尽管大部分企业难以完成年初销售任务,但10月以来多项利好政策发布导致市场情绪变得积极,购房人群明显增加。“四季度房企销售总体呈现回暖趋势。”张大伟说。

面对年度销售业绩指标的压力,不少上市房企促销走货的力度在近两个月趋强。在刚刚过去的“双11”,包括万科、方兴、远洋、碧桂园等多家房企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启了房地产的电商促销模式,推出了特价房、房产众筹等多种线上线下结合的促销活动提振销售。其中,方兴地产联动全国11城22盘,24小时成交42亿元,不仅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更为地产界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营销模式。对于即将到来的“双12”,多家房企都希望再次利用网购电商平台拉动销售。

不过,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市场走势,房企之间的业绩分化变得更明显。截至12月初,沪深两市共计27家上市房企公布了2014年年报业绩预告,其中,5家房企预告净利润亏损。剔除数据公布不全的房企后,按照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下限来看,净利润同比上升企业为9家,下滑企业达8家。“未来市场分化将不仅出现在各类型城市,对于企业来说,因为经营策略、管理能力的不同,运营重心的差异,表现也将差距非常大。”张大伟分析。

 

复星国际中心,1500平低价遗留装修不租您就是醉了

复星国际中心,1500平米遗留装修,低价出租,12元/平米/日,户型方正,遗留装修,双地铁,双中心,黄金位置,便利交通,不租您就是醉了,复星国际中心坐落于朝阳北路、南三里屯路交叉口东北角,为北京CBD核心区域的高档甲级写字楼。项目总建筑面积7.37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写字楼面积5.26万平方米,银行、高档餐饮、商务配套面积0.45万平方米,地下为员工食堂和三层车库。
复星国际中心毗邻北京第一、二使馆区,地处CBD国贸商圈,北与东直门国门商圈和燕莎商圈交汇,西靠朝外商圈,向东与京广中心、央视连成一线。项目处在几大东部经济巨头的交融之地,直通三里屯酒吧街,又有使馆区的涉外优势,地理位置优越。
复星国际中心项目紧邻朝阳北路和南三里屯路,朝阳北路主干道东西贯通,东接东三环主路,西达东二环朝阳门桥;南三里屯路(扩建改造规划中)将直接通达CBD核心区域。多条公交线站近在咫尺,地铁10号线呼家楼站可达,临近地铁1号线,地铁6号线,双线直达,一个超实惠大气的写字楼出租。
复星国际中心写字楼为框架结构,楼体高度为99.95米,外部以蓝色方形玻璃幕覆盖,形象鲜明,尽显现代简约时尚风范。两个巨大的弧形白色雨蓬位于大厦主要出入口外,给人以视觉的震撼又可充分发挥在恶劣天气下遮风避雨的功能。大厦内部大堂挑高三层达11.8米,豪华气派,12部国际知名品牌电梯高低分区,标准层面积约2166平米,户型面积灵活,可任意组合商务空间,满足不同企业办公需求。
复星国际中心各项设备设施、管理系统均采用国际知名品牌和先进的技术,双路供电,变压器4*200KVA,电力供应充足,实现了办公、楼宇管理、通讯、消防、安保等自动化,为客户提供高效、舒适的办公环境。写字楼商业设施和旁边的酒店式公寓,将为客户提供最便捷的日常配套服务。高地物业作为国内知名的物业管理企业将为复星国际中心的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物业服务,并由国际知名的仲量联行作为服务顾问。

复星国际中心目前可租赁面积为500平米,1500平米,租赁报价12元/平米/日。

泰康金融大厦,就是这么任性750平米单价12元/平/日

泰康金融大厦,CBD核心区,东三环最具影响力写字楼,750平米报价390元/平/月,就是这么任性,就是如此大气,就是如此实惠,泰康金融大厦,位于京广桥东北角,紧邻东三环,大厦高150米,地上38层,地下3层,恢宏的气度、卓越超凡的国际品质以及唯美典雅的艺术氛围,使其成为CBD又一道亮丽的风景。大厦内设艺术主题的高档商务会所,世界顶级红酒廊、高端餐厅、艺术活动空间、雪茄吧,中西合璧,独一无二。坐拥地铁之上 聚焦媒体视点--地铁十号线呼家楼站直达楼内,为入住公司节约交通成本。与CCTV隔街相望,遥相呼应,共同成为国际顶级媒体关注焦点。

泰康金融大厦,可租赁面积600平米,750平米,遗留装修,随时入住,甲级纯写,只租390元/平米/月。

北京写字楼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