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路SOHO二期,国贸核心区稀奇大体量甲级写字楼2015放量供应中,光华路SOHO二期位于北京朝阳区CBD核心区内,北临光华路,东距东大桥路100米,紧邻第一使馆区。总建筑面积约为17万平方米,集商业、写字楼为一体,白色外立面以永远不会过时的“圆形”为主题,由4座在不同高度、不同方向发生轻微的扭动的60米高的塔楼组成,有超过60%的开放空间,写字楼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到四层共158个店铺,共享商业中庭,有效连接购物人群,绝无商业死角,商业面积约为近7万平方米。提供近1600个车位。
光华路SOHO二期自成一个微观都市片断的核心,丰富的商业形态和不同的人群汇集于此,提供完整的日常生活,吃喝玩乐,工作消费。光华路SOHO2015年交付使用,光荣绽放,全球放量招租中。
光华路SOHO二期位于北京CBD中心区域与光华路SOHO临街相对,连成一个微观都市 片段核心,周边围绕侨福芳草地、世贸天街、财富中心、国贸3期、央视新址等丰富的商业形态与众不同的都市人群汇聚于此,享受完整的日常办公及休闲娱乐。
光华路SOHO二期建筑为德国gmp设计。总建筑面积约为18万平方米,集高档写字楼、底层商业为一体。建筑以创新性的斜切面为外部整体造型,立面延续了gmp一贯的实用简约的设计风格。设计师以“大峡谷”为主题。
光华路SOHO二期可自由连通,小街道将220×77米的大型城市街区进一步分割成5个弧形塔楼。各街道呈对角线穿越建筑综合体,与用地各边相连,极大的延展了项目的联通性,使人们可从各个方向进入建筑,因此本项目没有“背面”一说。
光华路SOHO二期项目配备34部电梯实现45秒以内电梯到达,再无等待烦恼,瞬间直达,电梯可直通商业与写字楼,让繁忙的工作更加便捷,微观都市 片段核心光华路SOHO二期是SOHO中国自持项目,只租不售,2014年年底交府使用,现5A甲级写字楼面向全球招租,面积:500平--60000平均有。欢迎世界各国的企业进驻。
从今天起,购买政策性住房或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含)以下的首套自住住房,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最高额度将从80万元上调至120万元。昨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了这一消息。
贷款额度取消个人信用等级上浮
此前,北京公积金贷款额度的上限为80万元,这一标准已经执行了6年。根据昨日发布的新政,住房公积金在保证缴存职工提取的前提下,优先满足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贷款需求。借款申请人购买政策性住房或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含)以下的首套自住住房,贷款最高额度调整为120万元。
而购买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非政策性住房或第二套住房的,贷款最高额度仍为80万元。此前,北京公积金贷款有一个信用评估上浮的机制,评级为AAA级、AA级的借款申请人,贷款最高额度分别上浮30%、15%。
公积金中心昨日表示,新的贷款额度不再依据个人信用等级上浮。这意味着取消上浮15%或30%的机制。
外地缴存时间可并入计算
此次北京还对外地缴存的职工放宽贷款政策。对于曾经在外地缴存住房公积金、在北京缴存不满规定缴存时间的职工,缴存时间可以根据原缴存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出具的缴存证明合并计算。
在外地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北京户籍职工,在北京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可持就业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出具的缴存证明,向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贷款。
此外,此前公积金贷款还要进行担保和评估,并收取费用,此次新政也取消了新建商品房评估。
中国社科院发布《社会蓝皮书》,调查显示,毕业一年后,约三成“90后”大学毕业生居住面积不足20平方米,但他们更希望提高生活质量,而不愿做房奴,可能成为“不买房一代”。让更多人跳出“有房才有幸福”的传统思维,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既是个人选择,也是社会蓬勃进取的活力所在。
小瓶盖mgj:不买房不是观念进步,是没钱。
阳光躺在地板上:丈母娘同意的话,俺也这么办。
有希望真好:房地产泡沫会不会就此破裂?
春天里的花开:原始的时候还有洞穴呢,现在才知道原始人是多么的幸福。
HvYong33:过两人世界可以蜗居,有了下一代那就不好过了。
DreamSingler:不买房是因为父母帮买了,要不就是压根就买不起
亦城财富中心,亦庄新高度,财富新中心,开发区内第一高楼140米的标杆性建筑即将闪亮启幕,亦城财富中心是继亦城国际中心、亦城科技中心之后,由北京博大经开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另一标杆性建筑,其便利配套,140米的高度必将令开发区投资环境、城市配套功能进一步提升。
亦城财富中心总建筑面积15.7万平方米,由A、B两座办公楼组成,A座32层,高140米,B座24层,高110米,均为超高层建筑,也是目前为止开发区最高的一座建筑,2014年竣工。 亦城财富中心作为重点配套项目的实施,在前期准备阶段,得到了专家们及开发区各部门、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大力支持。在项目策划和设计过程中,总公司始终遵循“国际水准,国内一流”的目标,确保做到功能齐全、配套完善。亦城财富中心的建成,将进一步增强总公司对新区的主体服务功能,对提升开发区投资环境,有重要的意义。
亦城财富中心以“国内领先、全市窗口、新区示范”的新区工作标准狠抓精细化管理,按照“低碳、绿色、节能、生态”的要求,组织好亦城财富中心的建设,为亦庄的写字楼出租市场又献上一份新的大礼包。
亦城财富中心,亦庄荣京东街地铁站又一财富圣地即将隆重出炉,亦城财富中心工程总建筑面积157392.24平方米,位于北京市亦庄开发区核心区28C3地块,是开发区的地标性建筑。项目以二座写字楼为核心,商业裙楼为配套的国际化商务综合体,整体由A、B二座32、24层的塔楼组成,高度分别为140米和110米,周边2-3层裙房和中部共享大厅及二层地下车库组成。
亦城财富中心,亦庄第一高楼,亦城财富中心有北京经济技术投资开发总公司向开发区规划分局报审开发区28C3地块公建项目规划方案。该项目位于开发区28C3地块,具体四至范围是:东至宏达北路,南至北京禾祥发展有限公司,西至荣华中路,北至北京京皖世纪大酒店有限责任公司,总用地面积33712平方米,总建筑规模151834平方米,其中地上117992平方米,地下33842平方米。绿化率30%,容积率3.5,建筑密度35%。
北京经济技术投资开发总公司为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荣华路高端商务办公形象,现申请将开发区28C3地块公建项目的高度设计调整为140米,比规划意见书中提出的“建筑控制高度≤120m”提高了20米。其它设计内容与规划意见书要求一致。
中汇广场总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主要部分为2幢5A级商用写字楼和1幢商业楼组成,A、B座地上各29层,C座地上11层,地下1-3层设计为地下停车场。建筑高度102.2米,中央大堂挑空20.3米,办公楼层净高2.6-2.7米,办公楼楼板承重200公斤/平方米。
中汇广场地处北京东二环商务圈核心位置,东二环与平安大街交汇处,东四十条桥西北角。毗邻亚洲最大的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东直门交通枢纽,集公交、城铁、机场快速轨道、环线地铁为一体,形成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15分钟直达首都机场,快捷商务接轨世界。
东二环向东是燕莎商圈、CBD和第一、第二使馆区,向西是平安大街、后海以及京味十足的胡同、四合院;背靠皇城、面向国际,是北京唯一的连接皇城文脉与国际商务的商圈。依托丰富的政经、产业资源优势,东二环吸引众家“航母”型企业纷纷进驻,区域竞争力与凝聚力不断攀升,成为最具经济活力与影响力的商务区之一。
中汇广场 比肩世界商务中心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保利集团等10余家中国经济巨头进驻东二环。区域内集中了7家世界500强中国企业,20家上市公司,经济巨头年营业收入达数万亿元。
精彩空间开敞阔达 随心组合无限自由
简洁的室内设计、开敞的内空间尺度,以严谨空间理念,为办公人群带来视觉与心理的超舒适体验。更有多种开间与面积搭配,可随心组合,建造真正以人为本的弹性办公空间。
时尚聚集美食汇 精彩荟萃核心圈
中汇广场商业中心,位踞京城前沿领地,为中汇写字楼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以超凡的地利优势,聚焦国际顶级私人俱乐部;高档特色餐饮,汇聚世界美食。与众不同的流行风格,打造非同凡响的商务服务与美食天堂,为您开启城市缤纷生活。
魅力建筑非凡聚首 璀璨夺目商务中心
中汇广场,璀璨夺目的地标性魅力建筑,以卓越空间设计,世界先进的物管服务,国际顶级软硬件设施,结合自身高档商业中心及区域整合性商务平台,打造国际一流办公空间,成就京城屈指可数非凡商务地标。
没错,我的标题没有错,这的确是一篇写给北京写字楼的新年寄语,朋友圈里的祝福泛滥如水,新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但是作为一个奋战在北京写字楼一线市场的从业人员,不给北京的写字楼去送一份新年的盘点,心里就好像觉得少了什么是的,经历了2012,2013,2014年的稳步上涨,北京的写字楼市场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据相关报告显示,北京2014年三季度的空置率仅为3%,对于一个写字楼租金几乎要排名世界第三的写字楼市场,这样的答卷无疑是满意的,而2014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互联网元年,同时在这一年楼市度过了黄金十年正式进入“白银时代”。宏观经济持续低迷,房地产拖累实体经济,在政策调控逐渐退出楼市的情况下,购房者不再因降价而“痴狂”。然而在北京的写字楼市场,疯狂却并没有因为住宅的萧条而下行,相反的是,在过去的一年里,因为政策因素,如五环内不再批商业用地等原因,北京的写字楼市场销售可以说在2014年的下半年依然在不再黄金的房地产市场行情下取得了比较好的骄人业绩。
即将到来的2015年,北京写字楼市场将会出现一个新的供应高潮,中关村的中航广场七十万平米的体量,几乎是再造了一个中关村,而北三环德胜商圈的合生财富广场,冠捷大厦的入市也会给2015年的甲级写字楼市场平添一丝色彩,望京区域的新交付的融科望京中心,绿地中心,保利国际广场,望京诚盈中心等新项目的问世,也无疑也会让北京2015年的写字楼市场锦上添花,给租户以更多的选择。南部的亦庄商圈,更有重量级的写字楼汇总在2015年闪亮登场,2015年,对于北京的写字楼市场,注定是不平常的一年。
2015年来临之际,在此祝福所有北京即将在2015年开盘迎客的写字楼新盘们,在此祝福所有在2014年陪伴我们写字楼经纪人走了一年并给了我们实实在在的业绩的老项目,在这里,北京写字楼资讯网希望北京的写字楼会在2015年有一份更满意的答卷。一个更好的出租率和销售市场。
据北京写字楼资讯网
最新发布的《北京青年就业人员的住房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用一组数据勾勒了这个特大城市里房子和劳动者的关系:
近2/3的青年就业者租房或住集体宿舍;近1/5的管理人员、近15%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住地下室和平房;近1/3的蓝领工人、约1/5专业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16.5%的管理人员租住在11平方米以下的房子里。青年租房者平均每7.2个月搬一次家,59.3%的青年赞同“租房是其了解社会阴暗面的第一课”;扣除房贷和房租费用,受访的3个白领职业群体的青年月均支出1000多元,仅够维持基本生活,约1/4的人是“月光族”或“负翁”。住房问题是当前青年就业者第一烦恼的事。
北京市目前约有1000万常住青少年,为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实际状态,共青团北京市委于2014年开展了“北京青少年发展状况调查”。在针对16~35岁青年就业人员、有31070名受访者参与的问卷调查中,住房状况是其中的一个主题。
“北京年轻人的住房情况让我很吃惊。”报告撰写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春玲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此次调查充分反映了北京青年就业人员的住房现状、住房困难和因住房问题带来的压力与困扰,白领就业人员居住条件之差,是她未曾想到的。
合租现象比较普遍
调查将北京市的青年就业者分为五类:4.7%是管理人员,28.9%是专业技术人员,24.6%是办事人员,36.1%是蓝领工人,5.7%是农民。其中前三种在报告中也被称为高层白领、中层白领和低层白领。
调查显示,北京约1/3的青年就业人员居住在自有房产中,近2/3的人租房住。农民和办事人员住自有房产比例最高,分别为56.6%和40.8%。中高层白领住在自有房产中的约占1/3,蓝领工人居住自有房屋的不到1/4。
报告分析,前两个群体成员中本地人较多,他们可以居住、继承父母房产,或父母帮其购买房产。一些已经购房的青年人也选择租房,有的是因经济能力有限,只能买价格较低的偏远地段住房,另租交通便利的房子方便上班。另一部分是为了子女上学租住学区房。
楼房是租房青年的首选,但仍有许多人住在平房和地下室。农民青年租住平房和地下室的比例极高,接近2/3,蓝领工人的比例也较高,超过四成。
近20%的管理人员、近15%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也住地下室和平房。令人惊讶的是,管理人员租住地下室和平房的比例明显高于后两者。报告分析,这可能是由于管理人员的工作地点大多在城市中心地带,因工作紧张只能就近租房,城区租金较高,部分管理人员只能选择平房和地下室。
合租现象比较普遍。除了农民群体,其他四个群体的租房青年超过一半是合租。租房者中,近1/3的蓝领工人、约1/5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16.5%的管理人员住在11平方米以下的房子里。
“感觉处处是人,处处挤。”一位在北京经历过合租生活的年轻白领表示,在合租房里,上班前能抢到厕所就算是不错的了,每天只能到公司“蹲大号”。有人晚上不睡觉大吵大叫,公共空间脏乱差,生活体验较差。因为租房不稳定,除了衣服和电子产品之外,他从不置办家具。
对这个城市的年轻人来说,“蜗居”不是新鲜事儿。数据显示,北京青年就业者受访的每一类群体中,都有人住在5平方米以下的房屋里。
李春玲认为,从青年租房者的合租比例和面积狭小房屋居住比例看,群租在北京并非特例,再结合青年收入情况和北京房屋租金价格,可以很容易地估计出,群租在北京具有相当大的市场需求。
租房生活的稳定性难以保障。调查统计了租房青年3年来的搬家次数。除农民以外的四个群体,每5个人里有一人每年搬1次家、一人每年搬两次家。超过两成的管理人员每年搬家3次。
租房青年的权益难以保障。团北京市委的调研显示,平均下来,租房的就业青年每7.2个月搬一次家,33.3%的人曾遭房东临时清退,且无补偿;41.3%的人曾遭遇房东不按合同随意涨价;43.8%的人曾遭遇黑中介克扣甚至被骗中介费;54.1%的人认为租房信息不对称、租房难。
对租房市场的种种乱象,有59.3%的青年赞同“租房是其了解社会阴暗面的第一课”。
房子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我们毫不意外地发现,房贷和房租是青年最大的一笔支出。”报告写道。
数据显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蓝领工人收入的2/5用于房贷或房租,办事人员和农民收入的一半都用来支付房贷或房租。
如果不考虑住房支出,北京青年就业人员的平均月收入水平并不低,管理人员高达6668元,专业技术人员5475元,办事人员4504元,蓝领工人3809元。但是去掉平均住房费用2622元、2279元、2291元和1525元,年轻人的钱包就极大地缩水了。
从支出情况看,3个白领职业群体月支出分别为4306元、3634元和3396元。看上去,这个支出应该可以维持相当不错的生活水准。但排除了房贷和房租费用,这三个群体的平均月支出分别只有约1700元、1400元、1100元。
“1000多元的支出很难维持体面的生活。”在李春玲看来,在北京等生活成本高的特大城市,许多已购房但还处于还贷期的青年夫妻,生活费用只够维持基本生活,租房青年的收入除去房租和日常生活开支,再凑买房首付极其困难。
调查显示,1/4的北京青年就业者是“月光族”或“负翁”。在能存下钱的人中,只有38.9%的富余者和28.2%的小有结余者居住在自有房屋中,而其余的大多数人,还在努力存钱凑首付购房款。
在回答“您现在最主要的一个困难是什么”的问题时,约1/4的管理人员、办事人员和蓝领工人以及1/3的专业技术人员把“住房困难”列为最大的困难。
报告说, 10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消费是经济增长重要“引擎”,是我国发展巨大潜力所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要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北京等特大城市的青年就业人员应该是推进这些领域消费的引领者和主力军,但是他们目前的收入、支出和住房经济负担状况,使他们有愿望而无能力承担此类角色。
关键是改善租房青年的生活状态
根据北京市统计部门的相关数据,近4年来,北京市青少年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增加的主要是外地来京人员。2012年,外地户籍青少年比例超过本地户籍青少年比例。在本次调查中,60.9%的管理人员,56%的专业技术人员,44.3%的办事人员和61.4%的蓝领工人,户口都在外地。
这一青年人口构成情况和变化趋势,意味着未来数年内北京住房市场将保持旺盛需求。“住房是当前青年人面临的最大问题。”在李春玲看来,青年住房问题在北京这一特大城市更明显,“住房严重影响了青年人的生活状况,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对其社会心态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李春玲告诉本报记者,从大部分国际大都市的情况看,绝大部分的青年就业者都存在租房住或房贷压力大的问题,区别则在于租房市场的成熟程度。在租房市场成熟的国家,房东与房客的信任关系较好,租房者不用为家具和卫生状况发愁,不太影响生活质量。但目前北京的租房市场不够规范,导致青年群体的居住条件较差,生活质量没有保证。
“关键是改善租房青年的生活状态,提高其租房生活的满意度。”李春玲建议,政府可以规范房屋租赁市场,严惩违法欺诈行为,提高房屋中介机构的诚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供更多居住条件良好、租金价格稳定、能长期租用的房源。此外还可以推出青年公租房和廉租房计划,设法提高出租房屋的供应量。
经济学家、G20与新兴国家发展战略中心主任张其佐在外交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对记者说:房地产业和制造业严重过剩,去库存至少需要3-5年乃至更长时间。
住建部一专家终于承认在建房屋90%未买出去,直面楼市过剩。张其佐认为,房地产和制造业几乎是同步出现严重过剩,背后的推手是货币超发及高杠杆,和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等合谋绑架楼市引发泡沫风险,只不过房地产泡沫被有意无意掩盖了。
房地产业和制造业严重过剩,去库存至少需要3-5年乃至更长时间。除了上述过去过度强政策刺激等原因,全球经济正处于低增长,中国经济也正放缓,需求不足,内外需疲软,这也是房地产和制造业乃至石油等大宗资源性商品过剩和价格下跌的一个原因。中国有“大钱”乃至“小钱”的人该买房的早已买了甚至买了多套住房,沒有买房的人确实是无奈生活在底层的百姓,他们“有刚需”但“沒通货”,如果再用过去強刺激的老套路去救房地产,就会出现掩盖今天楼市泡沫,明天会暴露出更大的楼市泡沫,最后的结果是容易刺破楼市泡沫,无论谁都不愿看到这个结果。
如果用“政府只管保障房,市场管商品房”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思路来发展房地产,让楼市在市场中充分竞争,房屋价格肯定不是“高房价”。推而广之,打破“三桶油垄断”油价也不会象今天那样高,可见,全面深化改革对中国经济具有释放巨大动力的作用。
习总书记早已明确指出,中国经济正经历三期叠加时期,前期政策消化期、增速换档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可见,楼市调整消化减速阵痛也是三期叠加时期不可避免的。缓解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和楼市困局,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保持定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突出打好稳增长、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三大攻坚战”,中国经济有具大潜力和空间及韧性来防止大起大落,中国经济可以有把握平稳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