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进入6月份,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的住宅库存面积分别是943.66万平方米、1051.12万平方米、863.98万平方米、327.47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24.5%、8.7%、31%、15.4%。其中北京市住宅库存面积单月上涨接近100万平方米,截至5月底,北京市住宅库存量(含现房和期房)超过75000套,达到了去年1月份的历史高点。
同时,前五个月北京市商品房(包含所有新建住宅,商业、车位等)合计成交面积427.81万平方米,剔除保障房部分,纯住宅物业的成交面积仅为240万平方米,创下近八年来的新低。
据悉,前五个月,北京市所有新建物业合计总签约金额为983.1亿元,成交均价22979元/平方米,较2013年同期的1472.4亿元下滑了33.2%。纯住宅物业成交额为642.7亿元,较2013年同期的980.3亿元下调了34.4%。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目前的趋势非常明确,楼市已经开始周期性调整,过去十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也并非一直向上,总是出现3年-4年的周期变化。
“本次市场调整相比2008年、2011年出现的政策性压制导致的市场调整,有两个不同点,一是资金价格上涨导致房地产按揭、开发信贷收紧;二是全国总体楼市供应告别绝对短缺,三线、四线城市出现供应过剩。”张大伟表示,这是国内房地产市场首次出现的因为非政策因素导致的市场萧条,有可能使得本轮调整周期和深度较长,特别是非核心城市、非城市核心区都有可能出现明显的价格调整。
一季度房企库存2.13万亿元
各地库存高企的同时,房企的库存总量也达到了历史新高。截至2014年3月31日,146家上市房企的库存货值高达2.13万亿元,环比增长6%,同比增幅则达到了25%。券商的研究报告也显示,2014年一季报开发类房企整体存货同比上升25%,其中,招保万金上升18%。存货去化周期大幅攀升至14.3个季度,处于历史第二高位,仅低于2012年一季度的17.4个季度,较2013年一季度的10.5个季度明显上升。其中招保万金的存货去化周期为11.8个季度,扣除招保万金后为16.6个季度。
有投行的研究报告则认为,在需求减缓、家庭承受能力较弱、抵押贷款利率上升和开发商现金流较弱的背景下,中国房地产行业目前的供给已经出现过剩。在开发商两年库存的调整周期里,大多数城市10%-15%的降价将消化15%的库存。降低首付比例以及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开发商降低房价会缓解大规模资产贬值的风险。